第(1/3)页 程俊凑近李泰,将白居易的《山泉煎茶有怀》压低声音悄悄念诵给了李泰。 李泰虽然年纪尚小,但这孩子天生聪慧,博闻强识,天赋过人,那记忆力更是超乎常人。 仅仅是听程俊念了一遍,他便将整首诗记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 李泰在记住这首诗后,小小的脸蛋上顿时焕发出自信的光彩,那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对程俊的敬佩。 李泰虽年幼,却也聪慧过人,他心里跟明镜似的,分得清好坏。程俊教给自己的这首诗,其水平之高,文辞之优美,意境之深远,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明珠,足够可以秒杀之前诗会上其他所有人写的诗。 李泰自信满满地走向诗会中间的桌子,他那小小的身影却透着坚定和果敢。 只见他潇洒地提起笔,那模样倒颇有几分文人雅士的风范。他的小手紧紧握着笔杆,笔走龙蛇,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这首《山泉煎茶有怀》。 每一个笔画都仿佛带着他的决心和期待,那专注的神情让人不禁为之动容。 李泰乃是秦王李世民的嫡次子。他这刚一写完,太子李建成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较量的意味,当即也派出了自己的嫡次子安陆王李承道。 李承道自幼饱读诗书,满腹经纶,在学问上一直颇为自负。对于写诗之事,他自然是毫不怯场。 而且他比李泰年长几岁,心中对于这个小弟弟,着实有点看不上。 只见他大踏步来到诗会中间的桌子前,动作粗鲁,一伸手就把李泰给蛮横地扒拉到了一旁。 那劲头仿佛在宣告着他的优势和傲慢,李泰一个踉跄,差点摔倒在地。 李承道站稳身子后,不屑地哼了一声,然后提起笔,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一首《太子赐茶香》。 写完之后,他还得意地瞥了一眼李泰,那神情满是骄傲和轻蔑,似乎在向李泰示威。 待两个人全都写完。诗会的主持人大学士虞世南这才慢悠悠地出场了。他一身长袍,气质儒雅,步履从容。 因为拼诗的是两个孩子,所以虞世南最初并没有放在心上,也没有怎么重视。 在他看来,孩子的诗作或许难登大雅之堂,不过是诗会中的一点小插曲罢了。 他神色悠然,缓缓来到桌前,那淡定的神情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 他先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桌上的两篇诗作,然后开始依次念诗,让大家品评。 虞世南先念的是李承道的关于写茶的诗: “夏茶绽嫩芽,太子恩如霞。煮水香盈室,敬君品德嘉。” 李承道的诗一念完,太子府一众人等顿时一片赞叹之声响起。那声音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。 “安陆王此诗,既赞了茶之香,又颂了太子之恩德,真乃佳作!” 一位谄媚的官员摇头晃脑地说道,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。 “此诗足见安陆王才华横溢,不愧是太子之后啊!” 另一位赶紧附和,声音格外响亮,生怕太子听不到他的奉承。 不过这其中一半都是阿谀奉承的成分,为的不过是讨好太子李建成。他们那夸张的表情和刻意的夸赞,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虚伪和浮躁。 片刻后,大学士虞世南又拿起了李泰所写的诗。 只是一眼,虞世南便愣住了。 他目光凝滞,仿佛被那纸上的诗句深深吸引,陷入了沉思之中。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,周围的喧嚣声也似乎渐渐远去,他的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这首诗。 不远处的秦王李世民见状,心中难免有些忧虑。他眉头微皱,目光中透着担忧,暗自思忖道: 不会是自己儿子的诗写得太差,虞世南不好意思念了吧。 李世民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椅子的扶手,表情略显紧张。 而太子李建成见状则哈哈大笑起来,那笑声中满是得意与傲慢。他故意提高了声音说道: “大学士,怎么不念了? 没关系。李泰尚且年幼,无论诗如何,只要肯写,都难能可贵,可喜可贺。” 他那得意的神情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果实,眼中满是对李世民一方的轻视。 然而,大学士虞世南却没有理会太子李建成。他依旧沉浸在李泰的诗作中,又片刻后,大学士虞世南忽然神情一震,眼中迸发出惊喜的光芒。 那光芒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烟火,璀璨而耀眼。 随即他满脸兴奋地高声朗诵出声, “坐酌泠泠水,看煎瑟瑟尘。无由持一碗,寄与爱茶人。” 这声音洪亮而悠扬,仿佛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,回荡在整个诗会现场。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生命,跳跃在人们的耳畔。 顿时,原本有些嘈杂的诗会现场鸦雀无声。 众人皆被这精妙绝伦的诗句所震撼,一时间沉浸其中,难以自拔。 他们的表情从最初的漫不经心变得专注而沉醉,仿佛被这诗句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。 风似乎也停了,鸟儿也不再鸣叫,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聆听着这动人的诗篇。 许久之后,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打破了这漫长的寂静,那人发出一声由衷的、满含惊叹的赞叹: “此诗真乃神来之笔!” 这声高呼仿佛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瞬间激起千层浪。 这一声仿佛是点燃了众人情绪的导火索,一时间,赞誉之声如潮水般涌起,一波接着一波,冲击着在场每个人的耳膜。 “卫王虽年幼,却有如此才情,实乃大唐之幸啊!这等天赋,这等才华,日后必成大器,为我大唐增添更多的荣光。” 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大臣激动地说道,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。 “这诗意境高远,用词精妙,令人叹为观止! 那字句之间,仿佛能让人看到那清澈的泉水,闻到那袅袅的茶香,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茶的热爱与感悟。” 另一位学者模样的人摇头晃脑,眼神中满是钦佩和陶醉。 秦王李世民原本紧皱的眉头终于如春风化冻般舒展开来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