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,温暖而明亮。他挺直了身子,仿佛一下子高大了许多,目光中满是骄傲与自豪,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。 而太子李建成的脸色则变得阴沉如水,先前那不可一世的得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,仿佛被一阵狂风吹散的乌云。 他紧咬着牙关,腮帮子微微鼓起,目光中透着不甘和恼怒。 他身旁的幕僚们也都噤若寒蝉,一个个低垂着头,不敢再多言奉承李承道的诗作,生怕触了太子的霉头。 卫王李泰听到众人的称赞,小脸微红,如同熟透的苹果,带着几分羞涩。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程俊,眼神中既有兴奋又有感激。程俊笑着向他竖起大拇指,那鼓励的眼神仿佛在说: “你做得很棒!” 卫王李泰得到程俊的肯定,心中的信心更足了,胸膛也挺得更高了。 虞世南捋着胡须,微笑着说道: “卫王此诗,不仅展现了对茶的深刻理解,更蕴含着一种高远的心境,实乃佳作中的佳作。 这等才情,在如此年幼之时便已展露无遗,未来不可限量啊!” 他的话语如春风拂面,让卫王李泰感到无比温暖。 此时,李丽质也欢快地跑过来,像一只轻盈的蝴蝶。她拉着卫王李泰的手说道: “青雀哥哥真厉害!”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,笑容灿烂如花。 而李泰则再次看向一旁的程俊,心中的敬仰已经如涛涛江水绵延不绝。 没想到小师叔,不仅功夫厉害,会赚钱,而且还诗才卓绝! …… 太子府的王圭见太子脸色不好看,眼珠一转,计上心来。 他向身后一招手,派出了自己的儿子,太学学霸王仲修。 王仲修向前一步,昂首挺胸,目光中透着傲慢,拱手说道: “卫王殿下,今日难得诗会,如此良辰美景,佳茗相伴,在下愿与您再次切磋诗艺,还望卫王殿下不吝赐教。” 他的声音响亮而清晰,在庭院中回荡,引得众人纷纷侧目。 李泰见太学学霸王仲修站出来挑战自己,顿时吓了一跳。 他心里清楚得很,王仲修的才学在长安勋贵子弟中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存在。 在太学里,他的成绩一直稳居第一,文章诗词向来备受师长称赞。 想到这里,李泰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,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。 刚刚赌诗押注李泰,赚了 3倍的程俊,此时眼睛一亮,心中暗喜: 这可是又一个发财的好机会! 程俊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。 当即再次,凑近十分忐忑的李泰,压低声音,神秘兮兮地说道: “青雀莫怕,师叔再教您一首。这诗一出,定能让那王仲修甘拜下风。” 李泰听了,眼中闪过一丝疑虑,声音颤抖地问道: “真的吗?这王仲修可不是等闲之辈,小师叔可莫要哄我。” 程俊拍着胸脯保证道: “卫王殿下,您就放一百个心吧!” 说罢,程俊将元稹的《一字至七字诗·茶》一字一句地传授给了李泰。 李泰仔细聆听,起初还有些紧张,但随着程俊的讲解,他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,原本的忐忑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。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,说道:“有此佳作,我定能应对。” 王仲修见李泰与程俊在一旁窃窃私语,心中更是不屑,他认定李泰不过是在临时抱佛脚。 只见他走到桌前,略作沉思,便提笔挥毫,满脸傲气地写下一首突出文人风骨的写茶的诗。 他的笔触刚劲有力,每一个字都仿佛透着他的自信与骄傲。 而后,卫王李泰也深吸一口气,昂首阔步上前。他的步伐坚定,神情从容,与之前的忐忑不安判若两人。 李泰拿起笔,毫不犹豫地写下了程俊教自己的一字至七字茶诗。他的字迹虽然略显稚嫩,但却透着一股认真与执着。 这一次,大学士虞世南依然先念诵了王仲修的诗。 王仲修的诗一念出,众人便忍不住赞叹起来。 “王公子不愧是太学之冠,这诗立意高远,用词精准,实在是精妙绝伦!” 一位官员摇头晃脑地说道,脸上满是钦佩之色。 “此诗足见王公子的深厚功底,那文人的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,令人佩服,佩服!” 另一位文人墨客也跟着附和,眼神中满是赞赏。 王仲修听着众人的称赞,脸上的傲气更浓了,他挑衅地看向李泰,似乎在说: “看你如何能胜过我。” 不过,众人虽然对王仲修的诗赞不绝口,但心中更加期待卫王李泰的诗。毕竟,李泰之前的表现已经让大家刮目相看,而这一次,卫王李泰是否有真的诗才,在此一举。 大学士虞世南也隐隐有些期待,但同时又不太敢相信。 在他看来,即使李泰有几分诗才,一个年幼的娃娃也不太可能,接连写出惊世之作。 虞世南深吸一口气,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。他沉稳片刻后,终于再次拿起了卫王李泰写的诗。 又只是一眼的光景,大学士虞世南再次,呆滞了。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张纸,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,一动不动。 第(2/3)页